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12/13影像科学与光化学期刊影响因子查询(影像学与
- 12/09影像科学与光化学论文查重软件(论文检测论文
- 12/07如果让你穿越到古代去做一件事
- 10/18“太阳燃料”更近了!我国科学家揭秘太阳光催化
- 04/22哈尔滨工业大学取得一项重要科研突破
国际著名光化学科学家藤岛昭院士团队全职加盟(2)
虽然藤岛昭的研究成果在电化学会和日本化学会上都发表过,可是不管在哪儿,他总是受到严厉的评判。他说:“就连我自己也在想是不是错了呢?开始变得不安起来。”
甚至在藤岛昭博士论文审查时,5位评审委员中仍有一人坚决反对他的论文。“他说像我这样写出错误论文的人是当不了博士的。”藤岛昭回忆道。在附带每周通过实验的证明这样的条件下,他才最终取得了博士学位。
即使这样,藤岛昭还是“咬着牙把自己的论文寄出去了”。令人欣慰的是,他提交的论文一次就通过了,研究成果发表在1972年7月的《Nature》杂志上。从1967年得到实验结果到1972年文章发表,5年期间,在日本的学会,藤岛昭一直不被理解。“但是我自己很兴奋,也坚持自己的观点。因为这个实验原理其实就是植物光合作用在金属材料里的另一个版本啊。试想一下,植物光合作用对人类的影响多大,将来如果利用阳光就可以大量产生清洁的氢能,这是多么有价值的技术!所以,一看到叶子我就想到了自己的实验成果。这个是我自己做过的最令我激动的实验。”谈到当时论文发表的过程和细节,藤岛昭依然难掩兴奋之情。
藤岛昭论文发表的第2年,即1973年10月16日,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人们迫切需要寻求新的清洁能源。藤岛昭的研究成果,不单单对于资源短缺的日本是一个利好消息,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信息。文章一经发表便被广泛关注。
2012年,藤岛昭荣获“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他的论文被引用次数超过了6000次。一位汤森路透的工作人员在采访中说:“在科学界,一篇论文被引用1000次以上已是非常稀少,像藤岛昭先生这样被引用超过6000次的论文完全是史无前例的。”
在欧洲和美国突然受到关注后,他的研究成果在日本就被逆输入了。1974年元旦的时候,朝日新闻对此进行了大量报道,“通过太阳就可以得到梦想的燃料”“在水中用光照射半导体就可以摄取氢气”“日本科学家发现的原理引人注目”,藤岛昭感觉自己忽然之间就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周围人的态度也180度大转弯——“真是不得了的发现啊!”
与中国的渊源
藤岛昭与中国的关系密切,这种密切的关系体现在3 个方面:交流合作、培养人才、学习文化。
自上世纪80 年代,他平均每年来一次中国,与中国的科学界展开密切深入的交流。他的足迹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北京纳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光催化净化环境工程技术国际研发中心……
1992 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的江雷作为中日联合培养的博士生进入日本东京大学藤岛实验室深造,师从藤岛昭教授。江雷在藤岛昭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令人刮目,博士毕业后,他被导师藤岛昭推荐到日本科技厅神奈川科学技术研究院,先是担任高年薪的专任研究员,后来则是主管“光电界面相变控制”的课题组组长,一干就是5年。
如今的江雷,已经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中心首席科学家、国科大未来技术学院院长。
2000年12月1日,藤岛昭专程来中国看望他的得意门生。得知江雷在较短的时间里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在惊讶不已的同时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就是江雷的这位恩师,和东京大学的桥本教授一起,在江雷当年回国筹建新实验室时提供并赠送了价值上千万日元的仪器。
谈起藤岛昭对自己的教导和影响,江雷用“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来概括。他说:“藤岛昭教授认为,最高级的指导就是不指导,让学生自己去想研究课题,然后他来判断课题新不新、有没有意思。他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自我潜能。但是,藤岛昭教授对学生又非常严格。他曾经把我的开题报告撕了扔到纸篓里,而这种严格建立在爱的基础之上,有一种温情蕴含其中。我们经常在一起喝酒,师生关系非常好。”如今,作为导师的江雷,也像藤岛昭教授当年那样,培养自己的学生。
除了江雷,藤岛昭指导过的中国学生还有刘忠范(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纳米科技岗位”长江特聘教授)、姚建年(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金明(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可谓“一门三院士,桃李满天下”。设立在东京理科大学的“光触媒国际研究中心”是藤岛昭工作的地方,他说:“现在研究中心每年都有留学生前来学习交流,中国学生一年有3-4 人,他们都非常努力地做研究。”
文章来源:《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网址: http://www.yxkxyghxgw.cn/zonghexinwen/2021/0904/447.html
上一篇:兰州托老所“将心比心”护理:老有所依传承孝
下一篇:vivo X70 Pro+正式开售,V1芯片蔡司影像,陶瓷云窗